通过与主要钻石出产国签订协议进行外围市场收购,戴比尔斯控制了世界80%以上的钻石原石。该公司成立的目的是以其卓越的组织力和庞大的财力,联合各国独立矿山,形成一个采购与销售有控制
力的大机构,在钻石的供求量上予以调节,在经济萧条时紧缩钻石的供给量,以维持钻石的价格不致下跌;在经济景气时放宽钻石的供给量,以知足市场的需求。
CSO还在比利时、刚果、几内亚、安哥拉等国设立外围收购站,收购外围的钻石和收集市场资料,以保证CSO单一供货渠道系统的正常运转。在以色列,优质钻石可用于银行高价典质贷款,钻石的价
格被哄抬到史无前例的高峰,钻石市场几乎失去控制。 1996年,澳大利亚钻石公司与戴比尔斯的合同期满而脱离了CSO,使戴比尔斯控制的钻石毛坯数目只能达到80%。
戴比尔斯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矿山,并通过投资控股形式在世界各地开采钻石所产钻石的价值为全球总产值的一半。钻石原石市场是受戴比尔斯公司控制的。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钻石销售在世
界商业中形成了独特的销售模式——CSO单一渠道销售系统,使钻石毛坯成为极具龚断性的商品。
1975年至1980年间,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钻石业出乎平常地兴旺,市场对钻石的需求急剧增长,造成了一股抢购风潮,以致很多投资者纷纷出资设立钻石公司。
1902年,奥本海默爵士接任戴比尔斯董事会主席,使戴比尔斯联合矿业公司进一步发展成为戴比尔斯联合矿业团体公司,戴比尔斯终于成为国际性钻石矿业公司,并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建立的中心
销售组织。
戴比尔斯公司下设五个重要的子公司,分别治理宝石级钻石原石与产业级钻石原石的统购与统销。钻石单一渠道销售系统的建立,使世界钻石市场建立了一种长久的动态供求平衡,避免了钻石市场
随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急剧的动荡,促进了全球钻石市场的健康发展。戴比尔斯与每一个出产厂家签订协议,在双方认定的时期内,已谈妥的产量份额通过戴比尔斯设立于伦敦的中心销售组织按
约定的价格销售。